贺州学院属于什么档次

贺州学院作为一所公办本科院校,整体办学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层次,在广西区内及邻近区域享有良好的声誉,毕业生就业和学校口碑受到本地用人单位的普遍肯定。不过相较于国内那些声名显赫的一流高校,其在全国范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仍较为有限。从历史沿革来看,学校的前身可追溯至1943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平乐师范学校,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与积淀,于2006年正式获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贺州学院,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所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在产教融合与特色建设方面,学校展现出前瞻性的视野,它是教育部与中兴通讯合作的“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首批入选高校之一,这一身份体现了学校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注重实践教学、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积极探索。通过此类合作,学校致力于将行业前沿资源与人才培养过程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应用的学习平台与就业通道。在学科布局上,学校逐步构建起涵盖文、理、工、教、管等多学科的框...

贺州学院一年学费多少

贺州学院在2025年的学费设置上,依据专业类别的不同,划分出多个收费层次,各专业的具体金额有所区别。例如,茶学等专业的年度学费为3800元。对于汉语言文学、商务英语、学前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等偏重文科方向及师范性质的专业,每年的学费标准为4200元。而在工科、理科及经济管理类领域,如应用心理学、财务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等专业,学费则处于4590元至4620元之间。这种差异化的收费结构,体现了学校根据学科特点、教学资源投入以及培养成本进行的合理配置。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可以结合自身兴趣、职业规划以及经济条件,综合考虑不同专业的学费情况。同时,学校也会按照相关规定,确保收费的透明与公正,为各类专业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发展支持。总体来看,贺州学院通过分档收费的方式,既适应了不同学科的实际需求,也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选择。...

贺州学院简介

贺州学院是一所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直接管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地处贺州市,位于广西、湖南与广东三省交汇的独特地理区位。其历史可追溯至1943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平乐师范学校,经过多年发展,于2006年正式升格为本科高校,并在2024年成功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标志着办学层次的进一步提升。 在办学定位与特色方面,贺州学院是教育部与中兴通讯共建的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首批合作高校之一,突显了学校在产教融合领域的先行地位。学校以工学、理学等学科为主要发展方向,致力于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动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需求对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探索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路径。 作为一所区域性本科院校,贺州学院充分利用其地处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学校在保持传统师范教育底蕴的同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贺州学院简介概况

贺州学院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所由地方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2024年,学校发展迈入重要里程碑,正式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标志着其办学层次与人才培养能力实现了新的跨越。学校的历史可追溯至1943年创建的广西省立平乐师范学校,历经数十年的积淀与成长,于200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开启了高等教育的崭新篇章。 学院目前拥有东、西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达1367.07亩,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为保障教学与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持续投入资源,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累计总值已达3.63亿元。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纸质图书超过178万册,为师生的学习与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文献支持。 在师生规模方面,贺州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0282人,已形成相当的人才培养规模。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职工队伍,总数达1570人,其中具备博士或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高达85%,显示出雄厚的师资力量与高水平...

南平属于哪个市哪个县

南平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行政区,其行政层级独立,不归任何其他市或县管辖。这座城市坐落于福建省的北部区域,雄踞于武夷山脉北段的东南麓,恰好处于福建、浙江与江西三省交汇的地理节点,因此常被称作“闽北”。其地理位置独特,边界与多个省内外县市接壤:东北方向与浙江省的江山、龙泉、庆元等县相邻;西北则与江西省的资溪、铅山、广丰等县相连;东南方毗邻本省宁德市的古田县与屏南县;西南方向则与本省的三明市部分区域相接。 作为闽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枢纽,南平不仅在地理上占据三省通衢的重要区位,也在区域发展中承担着关键角色。境内山峦起伏,水系纵横,自然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生态资源丰富。武夷山脉为其构筑了天然的生态屏障,同时也塑造了独具特色的山水景观与气候条件。闽江上游的重要支流贯穿全境,为这片土地注入了充沛的水源与生机。 在历史传承方面,南平地区文化积淀深厚,既是闽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朱子理学等传统...

南平市是属于哪个省的

南平市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坐落于该省的北部区域。其地理位置独特,处于闽、浙、赣三省的交界地带,形成了显著的边界特征。东北方向,它与浙江省的江山、龙泉、庆元等县市相接;西北面则与江西省的资溪、铅山、广丰等县相邻。在福建省内,东南方向与宁德市的古田县和屏南县接壤,西南方向则毗邻三明市的泰宁、将乐、沙县区及尤溪县。从空间尺度上看,南平市域东西方向的最大跨度约为230公里,南北方向的最大跨度约为230.4公里,整体轮廓大致呈较为规整的形态。 这片区域的地形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属于典型的东南丘陵地带,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良。作为闽江的发源地,南平在水系资源和生态保护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其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历史上,南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连接中原与福建沿海的重要通道,素有“闽北门户”之称,在文化交流与商贸往来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在行政区划上,...

福建省建瓯市属于哪个市

建瓯市是福建省的一个县级行政区,隶属于南平地级市管辖。从地理区位来看,它坐落在福建省的北部区域,处于闽江上游流域,整体地形处在武夷山脉向东南延伸的地带与鹫峰山脉的西北侧之间。其具体区划边界为:北侧与建阳区接壤,南面毗邻延平区及古田县,东侧紧靠政和县与屏南县,西边则与顺昌县相邻。这一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闽北山区与闽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节点。 作为由南平市代管的县级市,建瓯在行政体系上属于福建省直接管辖的县级行政单位。该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广袤的农业用地,成为闽北地区重要的农业产区。境内山川交错,水系发达,武夷山脉的天然屏障造就了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气候环境,而闽江上游的水源滋养着这片土地的农耕文明。这种独特的地理格局不仅影响着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塑造了兼具山区特色与河谷特征的区域风貌。 在区域发展中,建瓯凭借其连接闽浙赣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成为闽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同时,作...

南平是哪个省哪个市

南平市隶属于中国福建省,是一座地级行政区。它坐落在福建省的北部区域,是闽江的发源地,并且处于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其经度范围在东经117°00′至119°25′之间,纬度范围在北纬26°30′至28°20′之间。就面积而言,南平是福建省内辖区面积最广的地级市,总土地面积达到2.63万平方千米。在行政区划上,南平市属于地级市,管辖两个市辖区、五个县以及三个县级市。根据2023年末的统计数据,该市的常住人口数量为263万左右。这一区域不仅在地理上占据重要位置,作为连接三省的门户,同时因其广阔的面积和相应的人口规模,在福建省的发展格局中具有独特地位。其自然与人文条件共同塑造了南平作为闽北核心城市的角色,既承载着生态保护的责任,又担负着区域协调发展的使命。...

南平市站为什么不叫南平站

坐落于福建省西北部的南平市,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兼具山城雄浑与水乡灵秀的独特城市。然而,许多初来此地的旅客或许会感到一丝困惑:为何作为这座城市主要铁路枢纽的车站,并未直接以“南平站”命名?这看似简单的命名背后,实则关联着地方发展的历史轨迹与行政规划的变迁。 要解开这个疑问,我们需将目光投向该车站的官方称谓——南平市客运中心站。这一名称自1993年起正式启用,并沿用至今。其诞生与当时南平地区铁路网络的布局、城市中心的定位以及未来交通枢纽功能的远景规划紧密相连。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客运中心站”的命名更能准确体现其作为区域交通核心的地位与职能,旨在服务于更广阔范围内的旅客出行需求,而不仅仅局限于南平市区本身。这种命名逻辑在我国许多城市的交通设施建设中并不罕见,它往往反映了特定时期对城市功能分区和交通体系的综合考量。 因此,南平市火车站的命名并非一个简单的疏漏或随意之举,而是深深植根于地方发展...

福建南平市属于哪个市

南平市是福建省所辖的一个地级行政区,并不隶属于其他任何城市。它坐落于福建省的北部区域,正处于福建、浙江与江西三省交汇的地理要冲,是全省行政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该地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森林覆盖面积在全省名列前茅,因此被誉为“福建的生态屏障”。在旅游资源方面,南平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其中最为世人瞩目的当属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的武夷山。武夷山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闻名遐迩,奇峰耸立、碧水环绕,构成一幅幅动人的山水画卷。九曲溪蜿蜒于群山之间,乘竹筏漂流其上,可尽览两岸秀美风光。同时,这里还是乌龙茶中极品大红袍的原产地,茶文化源远流长。除了武夷山,南平还拥有众多其他值得探访的景点。如被誉为“丹山碧水”的天成奇峡,其险峻的峡谷与清澈的溪流相映成趣;闽越王城遗址则默默诉说着这片土地悠久的历史;下梅古民居那连绵的明清建筑群,生动展现了古代商贸集镇的繁华风貌。此外,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溪源...